全文閱讀
 
 
 

投向深藍的禮贊——張桐勝的航天攝影藝術

發布時間: 2018-05-07   |   作者: 張桐勝   |   責任編輯: 圖片中心   |   來源: 中國網圖片中心

 

一個藝術家的成就無關他頭頂的光環,也不論他身上的頭銜,更不在于他手捧多少獎杯,而是取決于他作品里呈現出怎樣的大愛,他藝術創作的心路歷程對人類產生怎樣深遠的影響。我們這個年代缺的不是獎杯而是豐碑,少的不是藝術家而是藝術大師。藝無止境,每一個藝術家都心懷夢想,但無論他們在作品技藝上下多大功夫,如果沒有對這世界深沉的愛,沒有為心中意象而遠行的決心,沒有追求遠離塵囂的孤獨,沒有看似癡狂的簡單執著,就不能創作出直抵人心震撼靈魂的作品,更談不上取得令雅俗共賞被時代記住的偉大成功。

張桐勝在中華世紀壇講述為錢學森拍攝的故事

張桐勝,原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,現中國文化旅游攝影協會副會長、中國攝影家協會顧問。我們想介紹的不是他更多的頭銜和一個個令人艷羨的大獎,而是他豐富的人生經歷,以及他走過、拍過、深愛著的蒼天、大地與人們。航天英雄、維吾爾新娘、煉鋼工人……那年那方那人是否已滄海桑田,現在是否安好?在張桐勝的大愛面前,偉大與平凡的人生里都有滿天星輝,生命不同人性卻相同,即使滄海變成桑田,那些人性的光輝都永遠活脫脫地在作品里閃亮。

神舟六號航天員費俊龍、聶海勝出征太空

每一個偉大的藝術家都是上天的寵兒,張桐勝作為中國首席航天攝影和國防科技攝影專家,半個世紀以來一直受邀拍攝中國國防科技和航天事業的發展歷程,從“兩彈一星”開始,到“神舟一號"至"神舟十號"中國載人航天工程、“長娥一號”至“長娥三號”探月工程,以及中國第一顆洲際導彈、第一顆返回式衛星、第一顆地球同步衛星、第一顆一箭多星等上百顆衛星發射,他拍攝了新中國國防和航天事業中的每一個重大時刻,而每次拍攝他都在荒涼的發射基地里進行長久的守候。數十年如一日,他對航天事業的熱情從未改變,他對航天攝影的傾注與日俱增。

衛星發射廠的樂章

箭之光

神舟號飛船與火箭整體轉場

光電世界

張桐勝說過:“我就是讓人們知道太空落日是什么樣的景象,從太空看地球是什么樣子,就是在茫茫宇宙和大地之間架起一道彩虹,讓中國老百姓隨著航天員的鏡頭站得更高、看得更遠。最重要的是通過航天作品來體現一種精神,一種航天的精神,航天員在成功背后付出的巨大努力和犧牲和所冒的巨大風險,反映他們的精神面貌。同時告訴全世界,中國人的飛天夢想終于成為了現實,為中國文化歷史增添這么新的一頁,新的文化情懷,是我們中國民族的理想,是我們人生的境界?!?/p>

太空之眼

航天英雄楊利偉與翟志剛等交談太空飛行體會

喀什衛星觀測站

神舟十號飛船發射升空

神舟號火箭飛船豎立在技術廠房待命轉運

航天英雄翟志剛太空漫步

酒泉衛星發射場

在茫茫宇宙面前,人類就是渺小的粒子,人文精神和科學技術的力量,使人類不斷突破自身局限創造出無限可能。九天攬月一直是中華民族偉大而浪漫的理想,新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讓這個理想一步步變成現實,張桐勝航天作品里裝載著豐富的感情和藝術之美,充滿了雄魄,洋溢著自信,讓茫茫宇宙也被人類的精神感染與鼓舞,讓每一個中國人都目睹和見證了國家的強大,讓國際社會看到了中國東方雄獅的覺醒,讓每一位華夏子孫都充滿了民族自豪感??蒲腥藛T和航天員的偉大離不開藝術家的點睛之筆,張桐勝的航天作品把中華民族的人文精神投向了深藍的浩瀚宇宙,為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致以最深情的禮贊。

風洞世界

神舟一號飛船發射升空

北京航天飛行指揮中心

選入雜志、首日封和郵票的航天作品

航天英雄楊利偉出征太空

嫦娥三號登月飛船發射升空

國際太空館落成紀念封


中國載人航天飛行任務中國郵政特發三角形郵票紀念

張桐勝簡介

一九七三年入伍,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宣傳部電教室高級記者(大校軍銜),教授,博士,高級記者。

中國文聯全國委員會委員

中國攝影家協會第七、第八屆副主席

中國文化旅游攝影協會副會長

中國人民解放軍攝影學會副會長

中國首席航天攝影和國防科技攝影專家

北京電影學院攝影學院客座教授

英國皇家攝影學會高級會士

美國內申大學教授、博士生導師

中國攝影最高獎《金像獎》評委

曾出版《中國國防科技》、《中國航天走向世界》、《回顧與展望》、《科技強軍之路》、《航天英雄揚利偉》、《中國人的太空之旅》、《中國》、《麗江古城》、《心雨集》、《絢彩意象》、《汶川記憶》、《伏爾加河之旅》等四十多部專著。

圖/張桐勝 文/中國文化旅游攝影協會

 
综合精品国产无码-精品乱伦三级高清-乱伦高清欧美自拍-精品亚洲三级中文